在工作中,有时需要通过数据库脚本来变更生产数据,但稍有疏忽,就会误删数据、或者变更过多数据;为防预防这类情况的发生,根据我个人的工作经验,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:
1、先测试
脚本写好之后,先在测试环境执行一遍,一方面可以看看脚本是否有语法问题,另一方面看看数据是否正确被处理;
2、脚本简单化
尽量将复杂的联表处理语句转为多条单表处理语句,这可以防止由于逻辑不严谨导致的数据过多被处理的问题;
如:现有脚本
1 | update personnel p set p.status=1 left join classes c on p.class_id=c.class_id where c.grade_id=5; |
假设经查询,grade_id=5的personnel 为201-296,可改为:
1 | update personnel set status=1 where id=201; |
3、Where条件精确化
变更的where条件尽量为唯一索引字段,这可以防止由于条件过于复杂、数据表过大,导致锁表时间过长,执行效率过低的问题;
如:现有脚本
1 | update personnel set status=1 where class_id=20 and status=0 and create_time<1571580242; |
假设经查询,满足上述条件的personnelId 为220、233、234、256,可改为:
1 | update personnel set status=1 where id=220; |
单条复杂语句拆分成多条单一条件语句的方法有很多,下面列举几种方式:
(1)将满足条件的数据导出,借助excel/Notepad++等工具进行批量补全sql语句;
(2)在数据库中使用concat函数进行sql拼接,如:
1 | select CONCAT('delete from t_bracelet_person_relation where person_id=',person_id,' and mac_id="',mac_id,'";') |
4、有条件处理
每条SQL语句必须有where条件,否则可能有问题,容易引起数据过度被处理的情况;
如:现有脚本
1 | update goods set status=0; |
经查上述语句本来只变更id=23的数据,由于疏忽大意忘些where条件,导致整个表的数据都被变更了,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亚于删库;
1 | update goods set status=0 where id=23; |
5、脚本数据校验
脚本写好之后,可以将update、delete改为select查询下,从查询结果的数据总条数和具体数据上比对下,看看数据是否和预期需要处理的数据有出入,如果有就是条件未控制好,需修改;
如:现有脚本
1 | update personnel p set p.status=1 left join classes c on p.class_id=c.class_id where c.grade_id=5; |
可改为如下语句,查询后核对数据
1 | select p.* from personnel p left join classes c on p.class_id=c.class_id where c.grade_id=5; |